邱偉
一位78歲的老人用了僅僅一年的時間,就讓一個破產(chǎn)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,創(chuàng)造了日航歷史上最高的利潤,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下面就跟著新鄉(xiāng)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內分泌科的邱偉一起品讀《干法》,體驗自燃型的人生。
大家好,我是新鄉(xiāng)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內分泌科邱偉,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題目是: 努力做自燃型的人——讀稻盛和夫《干法》有感。
本書作者稻盛和夫是一個傳奇人物,他創(chuàng)辦的京都陶瓷株式會社、第二電電株式會社這兩家企業(yè)都進入了世界五百強。2010年又以78歲的高齡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社長,僅僅一年,就讓這個破產(chǎn)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,創(chuàng)造了日航歷史上最高的利潤,利潤率也是當年全世界航空企業(yè)中的最高利潤率。這樣的成就,大家一定會覺得他是一個天生就很聰明能干的人吧?其實不然,他初中升高中是經(jīng)過復讀才上的,大學只上了一個類似于我國二本的地方大學工學部。畢業(yè)以后應聘工作也是屢遭挫折, 后來呢,還是在家人的幫助下,在一家瀕臨破產(chǎn)的虧損企業(yè)工作,甚至于周圍的人知道他所在企業(yè),都會很憐憫的說,你在那兒工作真可憐呀!
那是什么改變了他的人生呢?這本書他講了很多。對我感觸最大的就是,他一直努力做一個自燃型的人。他認為,物質有可燃型、不燃型、自燃型三種。人也可以分為三種。第一種就是點火就著的可燃型的人,第二種是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不燃型的人,第三種是自己就能夠熊熊燃燒的自燃型的人。要想成就某項事業(yè),就必須成為能夠自我燃燒的人。
當然,這里說的自我燃燒并不是真的去燃燒自己,它指的是用一種積極認真拼命的工作態(tài)度,并且從來不是等別人吩咐了才去干,而是在吩咐之前就已經(jīng)自發(fā)的去干的這種積極主動的人。
我們在生活當中會有很多這樣的人,他們對工作的排斥是溢于言表的。“假期這么快都結束了,真不想去上班呀”。
還有的人只是把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。“唉,為了家庭的美好幸福生活,不得不出來工作賺錢呀……”
這種想法就沒辦法成為稻盛和夫那樣自燃型的人,因為自燃型的人如果是在單位的經(jīng)營者,那么他整天考慮的是,我應該怎么樣才能夠將企業(yè)做得更好呢?對于工作剛起步的年輕人,他們要在心中描繪自己將來的夢想,思考以后要努力成為什么樣的人,干成什么樣的事兒等等。
人生來一回難得,我們用怎么樣才能度過有意義、有價值的一生呢?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考慮的問題。
我很佩服我周圍的一些老前輩,比如說賈良院長,比如說張建國老師。都是工作了一輩子,退休了,但是并沒有回家,去像別人想的那樣去享受人生、享受生活。那是為什么呢?因為工作給他們帶來了樂趣,工作對他們本身就是一種享受。他們即使退休了,現(xiàn)在在返聘的工作當中,在專業(yè)上,還是時不時的有靈感、有想法、有行動,這就是自燃型的人。
工作是能夠提升心智、造就人格的。拼命工作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美好的未來。讓我們大家都努力工作吧,在工作當中讓我們都做自燃型的人!